3/7/2007, 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在中國富于形式的立法機構大會上所作的長篇報告新意并不多。那些希望能了解更多有關中國解決越來越大經濟發(fā)展不協(xié)調的方式和緩解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迅速惡化的環(huán)境壓力的人們,這次一定很失望。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溫家寶報告中所強調的事情其實都是一些老掉牙的問題:獲得投資與消費之間的平衡,減少貿易順差,遏制污染嚴重行業(yè)的增長,擴大對農村地區(qū)的投入,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這些都是中國政策夢想清單的?。
到現在為止,三十年讓中國兩億多人脫貧致富的經濟增長不是最終目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增長質量,其中包括自然資源的可持續(xù)開發(fā)以及公平分配國民收入,也尤為重要。
2006年3月,中國新的五年計劃提出了一項艱巨的經濟任務:經濟單位產出的能耗減少20%,水資源的利用減少30%。2006年10月,中共通過了胡錦濤主席的“和諧社會”發(fā)展目標,發(fā)誓著力解決社會不公正現象。中共發(fā)誓將城鄉(xiāng)之間的收入差距從當前的水平削減到3:1,以中國如今的現狀,它如何能實現這一目標?
要解決中國社會存在的不公平現象,中國決策者們應該要找出一條可以扭轉人們工資在經濟總量所占比重急劇下降趨勢的道路。這是一項根本挑戰(zhàn),也是很難逾越的障礙。
國家賺的太多,而用在提高人民工資水平的資金不見增長,這嚴重威脅社會穩(wěn)定,成為中國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
1998年,中國人收入占GDP的比重是53%,而到2005年,中國人收入占DGP的比重卻下降到41%,而美國人收入所占美國DGP的比重是57%。
過去十年里,中國GDP和稅收增長水平比人民工資增長水平要快很多,當然中國并不是發(fā)展中國家唯一出現這一現象的問題,墨西哥人民工資占GDP總量比重從1976-2000這一期間下降了一半,低于19%了。
中國的經濟權力集中在大型公司和政府部門手中,儲蓄和投資的金額越來越大,這造成了中國經濟全面發(fā)展的一種假象。而普通家庭的消費水平,特別是農村地區(qū)的普通百姓的消費水平仍艱難維持著。
在中國農村,農民看病要自己掏錢的占了五成四,由于擔心生病,農村人口消費欲望也再次受到限制。中國政府要增加消費水平,減少中國經濟收入不平等現狀,必須在生產聚集的地方投入固定資金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機會,雇傭更多的閑賦勞動力。
中國政府不重新部署,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向服務行業(yè),工資更高的城市從業(yè)人員與農村人口之間的收入差異永遠得不到彌合,因為中國農業(yè)的生產效率只是中國經濟其他產業(yè)的六分之一。
如今,中國經濟偏向于在資金密集、出口為導向的制造業(yè)吸收更多來到城市打工的農村務工人員。這種經濟戰(zhàn)略在過去曾非常成功,但是如今,這一戰(zhàn)略已經壽終正寢了。中國工業(yè)生產力過剩,城市污染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噩夢,與美國的貿易不平衡必須減少,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的巨額外匯儲備的堆積必須進一步削減,這些問題都要求以出口為推動力的中國經濟趨勢必須馬上予以扭轉。
貧窮國家里如果太關注社會不平等現象,可能導致讓經濟停滯的經濟政策的出臺。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了2000美元,這已經達到了中等發(fā)達國家的水平,在這樣的情況下,要保持社會穩(wěn)定不受影響,中國政府只能加快步伐解決社會不平等現象。
提高工人工資便是解決方案。周一溫總理的長篇講話中沒有為糾正“工資對GDP”比率提供解決方式,而要解決這一方式,中國經濟必須轉型為更多以服務行業(yè)引導經濟增長的方式。中國領導集體必須拿出計劃來,把更多的錢放到更加廣大的人民手中。
只要廣大人民的工資水平得以提高,中國經濟其他方面的再平衡目標就會迎刃而解了。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