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出處: 《IT時代周刊》
  寫下這個題目后,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做媒體越來越難。為什么?因為廣告商越來越精明,越來越理性:如果媒體沒有給他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想得到廣告投放就真的很難。
  7月上旬,我在上海和傳立廣告SAP組的周斌先生有了一次很深的交談。 周是一個精干的上海小伙子,一雙眼睛顯得非常智慧。在這個人面前說假話你會感到沒有價值。他是學廣告專業(yè)的,從業(yè)10年,一直服務于跨國公司的廣告投放,他獨到的一番媒體見解讓我這個老媒體倍感壓力。他說,我們判斷一份媒體,從外包裝到內里,絕不會放棄每一個細節(jié),要看它是不是爐火純青、幾年如一日;還有,就是要重點看內容,媒體的內容是不是在同類中最好的,業(yè)界的口碑達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在80%以上;你提供的數據權威不權威。這幾點下來,我們對媒體就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了。好比你們《IT時代周刊》,我們跟蹤研究你們也是很長時間了,看你們是不是始終以內容為王,是不是發(fā)行量真的那么大,所以直到現在才開始合作。我問他,為什么很多媒體反映你們架子大,很難接近。他說,有的媒體本身還沒有做好就整天來要廣告,糾纏不休,你說我們有多少時間可以去浪費?我們如果毫無原則的選擇這些媒體,我怎么向客戶負責?
  當天晚上,全球第3大管理軟件廠商SSA大中華區(qū)市場總監(jiān)許紅梅女士約我共進晚餐,這位有著多年市場經驗的職業(yè)經理人發(fā)自內心地告訴我,去年我的同事花了近百萬元在一家雜志上做了一個市場調查工作,但收效非常不好?磥砦覀儾荒苤皇菃畏矫媛犆襟w自己的吹噓。今年,我們一定認真選擇好的、有用的媒體來做市場推廣,那些影響不大的媒體即使再便宜我們也不會合作。我問,什么是最好的媒體?她很坦率:對我們有直接效果,在業(yè)內起碼排在前2名。
  旋即,我來到北京,在那個炎熱中午,利用午餐的機會,我向IBM系統(tǒng)科技部市場部經理周大為先生請教廣告投放的秘密。清華出身的周,總結性和邏輯性都很強,思路非常清晰,由他策劃的平面廣告和電視廣告總有一種高屋建瓴、氣勢磅礴的感覺,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IBM的廣告投放是有很嚴格的測試程序的,他首先考慮的是,受眾是不是非常準確,然后看你的發(fā)行量是不是很大,覆蓋面是不是很廣。他說,《財經》雜志在中國影響就很大,成為很多中高級人士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肯定要選擇這樣的媒體來投放廣告。前不久,我們在《IT時代周刊》也投放了幾期廣告并留了電話號碼以作測試,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所以我們又跟進了廣告。如果沒有效果, IBM絕對不會再繼續(xù)投放。他說,很多做廣告的老朋友經常來和我說,我這個季度廣告任務完不成了,你支持一下吧,我說,對不起,我真的幫不了你。
  從廣州到上海再到北京,今年我發(fā)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走在大街上、報亭上布滿了各種雜志的廣告;在各個大樓的樓梯間里也有很多媒體的廣告。這可能預示著媒體重新洗牌的時刻即將來臨。但我始終沒有看懂,這些媒體的廣告是做給誰看的:你說做給讀者看的,我翻了一下內容,遠沒有成熟,讀者在廣告誘惑下買了一次,下次打死他也不會再買了,而且還會留下很壞的評價;你說做給廣告商看的,廣告商一般很少上當,上海傳立廣告的周斌這樣對我說:有一家雜志媒體整天在我們辦公樓的電視上做廣告,他們的廣告人員也整天來跟我們要廣告,但我們是不會上當的,我們知道他的內容太一般,發(fā)行就可想而知了,影響那就更不要說了。
  做媒體太難了,難在十年磨一劍!(作者曹健 系《IT時代周刊》總編輯)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