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12,(中國信息產業(yè)網-人民郵電報  作者:中國通信學會光通信委員會主任 毛謙) 
光通信技術是在2011年的歐債危機、日本地震及核泄漏、泰國洪災、利比亞戰(zhàn)事等一系列惡劣的社會與經濟環(huán)境下保持持續(xù)發(fā)展的少數(shù)技術之一。全球光通信設備市場2011年比2010年預計增長7%;估計全球光纖市場增長將超過10%,光纖出貨量會超過2億公里;光器件在2011年上半年有一定增長,下半年表現(xiàn)平平,但估計國外主要光器件商銷售收入仍有10%~20%的增幅。
   從技術層面看,光通信技術比2010年有較大的進展。目前核心網中的主流設備是基于10Gb/s的DWDM,基于40Gb/s的DWDM設備和系統(tǒng)已經在國內外開始小規(guī)模商用,基于100Gb/s的DWDM系統(tǒng)在國外已建設了試驗工程,國內主要處于測試驗證階段。為了適應基于超級通道(supper channel)在DWDM中的應用,相關的靈活柵格技術正在開展研究。
   為適應分組傳送的分組傳送網PTN已在網上大規(guī)模應用;分組OTN技術正在開發(fā)中。然而在實驗室中,對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長距離技術的研究進展較快,例如單光源超級通道的速率已經達到26Tb/s,相當于在一秒鐘內傳輸約700張DVD光盤的數(shù)據(jù)量。商用系統(tǒng)單根光纖的最大容量還低于10Tb/s,而實驗室已經突破100Tb/s的大關,達到108.76Tb/s,相當于在一秒鐘內可以傳送2萬部大英百科全書。商用基于10Gb/s的DWDM系統(tǒng)的單個跨距標準最大為160km,個別線路達到200km以上;而實驗室水平是40×112Gb/s,系統(tǒng)的最大跨距達到了365km,為解決電力通信和近海的陸—島間或島—島間通信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國內在相關方面的研究總體上與國外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但個別項目上也有所突破。
   我國光通信制造業(yè)的競爭力也得到不斷提升,在《2010-2011年度全球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yè)10強》榜單中,中國企業(yè)占了3個席位,華為位列第一,中興和烽火通信分別為第四名和第九名。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