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2006,臺灣地震引發(fā)亞太地區(qū)通訊受到嚴重影響。法新社報道,臺灣大地震扯斷國際海纜引發(fā)亞洲網絡服務大混亂,突顯出亞洲電纜網絡太脆弱且過度倚賴與美國的連接線路。這次國際海纜中斷,引發(fā)亞洲國家震蕩,波及的程度幾乎不亞于1998 年金融風暴。
  首當其沖的中華電信表示:這一次損壞的海纜中中美海纜,法新歐亞三號,亞太光纜 (APCN),損壞的位置,都是在臺灣枋山往外的分歧點,換言之,從分歧點到其它國家的纜線,因為無法與臺灣連接,透過臺灣連接到下一個地點,導致整個區(qū)域的通訊都大受影響,特別是兩岸三地,大陸及香港受創(chuàng)最嚴重!只有亞太光纜二號 (APCN2),損壞地點是淡水到大陸汕頭,影響范圍只有海峽兩岸。中華電信目前一口氣找了四艘海纜船展開修復,包括兩艘日本籍,及兩艘新加坡籍的維修船:預估下周可以進入屏東枋山海域,進行維修。 
  這次電信災難暴露出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時代,重要的國際電訊服務卻如此脆弱的問題。華爾街日報報導說,當越來越多跨國公司把業(yè)務與生產基地外移的同時,全球對通訊穩(wěn)定的需求就變得更迫切,國際間目前大量透過網絡及電子商務的交易比重迅速增加,通訊中斷引發(fā)的損失難以估計。亞洲是全球地震最頻繁的地區(qū),但同時也是外資投資成長最快的地區(qū)。但是亞洲國家之間,以及亞洲連通世界其它地方的海底電纜網絡數目,卻遠遜于歐美之間的海底電纜數目(單是 Verizon一家公司就有 6條連通美歐的海纜)。而且連接亞洲到北美的海纜多數部署在太平洋地震帶周圍,這使得亞洲更容易因為天災人禍而面臨通訊中斷的危機。 
  這次臺灣地震正好顯示,當下情況下電信公司應該加強基礎建設的投資。 Verizon和中國電信,網通等最近宣布的中美直達海纜項目的重要性再次凸現出來。預料這次地震還將引發(fā)亞洲地區(qū)是否需要新一波的投資,來改善海纜安全與可靠性的討論。如果亞、歐之間有更多條海纜連通,即使亞洲國家之間的海纜斷裂,都還可以利用通往歐洲的海纜來進行反向連接。日本 KDDI公司就說,過去他們早就有這個計劃,現在他們決定研究如何再行加強。 
  臺灣地震暴露出這幾年來全球電信業(yè)者減緩投資建設的趨勢。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希望這次臺灣大地震能夠為電信業(yè),特別是光通信產業(yè)的發(fā)展帶來新一輪投資增長的動力。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