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011, 多年以前我們關于深圳鈦克新材料立志要用自主研發(fā)的國產膠替代進口產品的報道曾經引起光通信業(yè)內廣泛的反響。這么多年過去,他們的進展如何呢?
用該公司董事長侯建國先生的話說,他們在爭取光通信企業(yè)認可的道路上倍感艱辛。首先,這么多年來,不少業(yè)內公司試用過他們的產品,但是真正批量采購,特別是來自業(yè)內大公司的采購,還是不多。相比他們在光通信以外行業(yè)取得的成功,光通信行業(yè)對于他們似乎特別吝嗇。其次,幾乎所有的客戶總是在詢問他們,有哪些大客戶用了他們的產品?對于一家新興的材料公司而言,他們經常被客戶因為這個問題輕易否決。由于沒有高的知名度,又是國內公司,許多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往往不重視他們。更加郁悶的是,即使好不容易得到器件公司的認可,又可能遭到采購器件的設備商采購部門的否決。再次,膠這個產品本身屬于特性很難捉摸的一個產品。對于絕大多數(shù)我們這個行業(yè)的電子機械類工程師來說,有機高分子的化學產品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外來物。另一方面,鈦克本身的技術人員在宣傳介紹自己產品,和客戶溝通方面也沒有做到盡善盡美。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不是鈦克產品本身的問題,客戶也很容易認定是鈦克產品的問題,而作為供應商鈦克又百口難辨。
這兩年盡管鈦克在中國的電子封裝領域不再是唯一的膠產品的自主開發(fā)商,但是他們的同行還是鳳毛麟角。這同其他許多產品領域的一窩蜂現(xiàn)象是鮮明的對比。熟悉光器件封裝的人都會認為膠在工藝中的重要性怎樣強調都不過分。但是盡管如此,這個領域至今沒有得到全行業(yè)的重視。即便國家高調重視所謂的新材料產業(yè),鈦克還是處于政府扶持的視線之外。
一個成熟的行業(yè)總是擁有著眾多的有特色的中小企業(yè),而且在行業(yè)產業(yè)鏈上的每個領域都有著代表性的公司。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期待鈦克能早日在光通信領域獲得成功。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