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2011,據長江網的報道,基建投資總額超50億元的華為武漢研發(fā)中心正在全球范圍啟動設計競賽,明年開工建設。該基地選址光谷未來科技城,占地約1500畝,投資方向為光電子系統(tǒng)、器件,以及相關的前沿光電子技術。中心一期占地約558畝,計劃2012年開工建設,2015年竣工。屆時研發(fā)人員將達1萬到1.5萬人,預計年產值達60億元,稅收達4.5億元。報道中華為高層稱,武漢基地將被打造成華為核心基地。光纖在線向武漢媒體確認了這條消息的真實性。
   光纖在線在去年率先報道了華為光通信部門即將整體遷移武漢的傳言,該傳言表示華為將在未來科技城置地1200畝,研發(fā)人員將達到3萬人的規(guī)模。今年年初有資深業(yè)內人士向光纖在線確認了華為光通信將搬遷至武漢光谷的消息,但一直沒有華為方面的回應。本次華為高層和武漢市政府的會談終于從官方層面確認了這條消息。
   業(yè)內人士表示,為了方便華為光通信的搬遷,武漢市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從“將迅速組成以一個副市長為組長的工作小組服務華為”可以看出)。這個“半官方”的版本確認了置地的消息,研發(fā)人員相比傳言縮水為1~1.5萬人。據光纖在線向多名業(yè)內人士了解,華為光通信的研發(fā)部門,包括高端器件研發(fā)部門將陸續(xù)整體搬遷,但是生產仍有可能留在深圳本部,或者外包給廣東的其他公司。據悉,負責華為技術通信產品的生產制造業(yè)務,華為的全資子公司東莞聚信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年產值突破了100億元。業(yè)內人士分析,這么龐大的生產產業(yè)鏈不可能搬遷至武漢。
   另有業(yè)內人士表示,華為的很多產品都是代工或者自己只負責總成,很多部件都是從深圳采購,他們的制造和發(fā)貨跟周邊的其他電子企業(yè)密不可分,而武漢供應商相對規(guī)模較小且不齊全只能提供部分部件,其資源跟深圳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不排除華為在武漢建個分廠,因為武漢是個物流集聚地,往全國各地發(fā)貨要比深圳方便很多。
   據光纖在線了解,目前華為武研所設在光谷軟件園,2011年年初約有研發(fā)人員1000余人,華為租下了交通銀行大樓,總共可以容納3000余人,未來幾年可以新容納2000名研發(fā)人員,可能是華為光通信在武漢的一個過渡基地。業(yè)內人士表示,不少華為人已經開始在未來科技城附近購置房產,做長遠打算。
   嗅覺靈敏的對手早已開始布置對策。據傳華為在武漢的最大競爭對手烽火通信,核心研發(fā)工程師開始大幅漲薪,力度達20%~50%.。烽火新入職的研發(fā)人員起薪也大幅上漲。有烽火的員工表示,其他部門可能“接力漲”。武漢電信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遠忠博士表示,華為光通信搬過來對于整個武漢光谷將是一個利好消息,將確立“光”在武漢光谷的核心地位,而且可以帶動一大批企業(yè)成長。對于器件商來說,武漢本地有不少較大的器件商,華為光器件部門目前雖然規(guī)模還不大,但搬過來將有利于在武漢光谷形成人才的集聚效應。未來的武漢光谷,將成為光通信人才最密集的地區(qū)之一。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