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003,針對運營商之間的刺刀見紅的互博,信息產業(yè)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楊澤民說:“過度的競爭必然有人死。” 
  過度價格戰(zhàn) 
  電信價格戰(zhàn)似乎已不可遏制,1996年原郵電部制定的資費政策在各地的執(zhí)行中已被各種各樣的資費優(yōu)惠甚至變相單向收費所突破。 
  目前,移動和聯(lián)通部在各地大搞子品牌,除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繼續(xù)維持原有資費標準以外,各地的子品牌都有不同程度的低價收費。由于移動和聯(lián)通的參戰(zhàn),如貴州這樣的地方,以資費低廉著稱的小靈通根本沒有市場,因為貴州多數地方無論是移動還是聯(lián)通都在實質上實行單向收費。 
  “從市場上真正出現的競爭可以看出,目前電信市場的壟斷已被打破,但徹底不徹底不好說。并且,壟斷被打破之后如果出現的是過度的競爭,那又值得深思,因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僅對運營商不利、對消費者也不利”,楊澤民說。 
  移動通信仍有降價余地 
  事實上.眼下的形勢顯然是各方正在一步步把運營商往一條路上逼——不少人認為,既然運營商老打降價戰(zhàn),不如實行手機單向收費。 
  但這一回,以敢于直言著稱的電信業(yè)專家、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產業(yè)政策與發(fā)展研究所教授闞凱力卻再次發(fā)出驚人的話語,他的觀點竟然沒有站在多數人一邊。3月13日,闞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我仍然堅持‘雙向收費合理、單向收費有害無利’的觀點”。 
  由于闞凱力在電信評論中一貫堅持獨立于業(yè)界的態(tài)度,所以他這個看似偏袒運營商的觀點更值得深思。 
  楊澤民的看法是,“目前移動通信方面應該是有降價余地的.從去年的中國移動的收入與財務報告就可以看出。我認為目前購電信市場的容量還沒有到頭,價格是競爭的關鍵因素,只要價格一降低,就會增加份額。起碼是在移動通信方面,目前電信業(yè)仍有降價的空間”。 
  尋找價格的平衡點 
  一位業(yè)內人士說.目前對闞凱力提出的“我不贊成單向收費”有一種偏激的誤解,“闞凱力的看法實際上是認為,我國移動通信的資費水平具有較大的下降空間,完全可以下調。但不見得需要采用單向收費方式,因為操作難度大。他主要是從技術操作的角度來看待單向收費問題,覺得從操作角度上很難立刻實行,而并非從社會、法律等其它的角度提出此看法的。” 
  問題的關鍵確實是由于技術層面的操作復雜,為那會牽涉固定網和移動網、移動網和移動網之間新制定結算規(guī)則,這樣的話,過去運營商間的利益平衡將被打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說,目前一些社會媒體公開指責監(jiān)管層在推動資費改革的步伐中躑躅不前,這是非常偏激和不公平的!俺p改單’的高調誰都會唱,可實際操作呢?非常復雜,哪里是說改就能改的,在沒有系統(tǒng)的成本核算方法出臺前,短期內找出一個公平合理的結算模式難度很大!边@位專家說。 
  在目前未出臺“雙改單”之前,運營商頻頻使用價格手段實際上更多是為了爭搶市場份額,而不是考慮真正讓利消費者;而且資費下調后,從財報上看運營商照樣有錢賺,所以降價對于運營商造成的影響并不如業(yè)界認為的那么大。 
  但電信業(yè)仍須避免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對此,楊澤民說,最后一定要出現有平衡點的價格:“如果手機資費價格合理,運營商的利潤空間是合適的,他們也覺得有利可圖,價格方面對老百姓也是合理的,那么,價格競爭會成為競爭的次要手段,這也是政府希望看到的! 
  “競爭與壟斷是矛盾的。如果競爭的局面是平衡的,其實最后通過競爭就會只剩下大運營商,如果再有新的進入者就會有運營商死掉!睏顫擅襁@句話背后的意思似乎是說,如果不是移動、聯(lián)通的資費還未達到平衡點,那么小靈通這個新進入者也不會有生存空間。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