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2006,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30日消息,據(jù)《華爾街日報》報道,消息人士稱,華為3COM(簡稱“H-3C”)的競購價格已達15億~20億美元,原來三家加入競購的私募基金中,德州太平洋集團已經(jīng)退出。
  此前,華為邀請了三家私募基金參與競購H-3C股份,其中包括銀湖合伙公司、貝恩資本及德州太平洋集團。
 
  消息人士稱,幾周前,競購價還在10億~15億美元之間,但目前最高已漲至20億美元,出價方為貝恩資本。此外,貝恩資本及銀湖合伙公司還在尋求10億美元左右的債務融資。
  目前3COM持有H-3C 51%股份,華為持有剩余49%。根據(jù)雙方合資當初達成的協(xié)議,從今年11月15日開始,雙方均有權啟動競購程序,收購對方所持合資公司股份。
  一位消息人士認為,華為計劃收購3COM所持有的51%股份,然后把H-3C出售給一家私募基金,支付方式部分為現(xiàn)金,部分為一家新成立的控股公司的股份。另有消息人士透露,3COM目前也在與私募基金接觸,以獲取收購華為所持股份的財務支持。
  消息人士稱,三大國際投資公司的競購交易有望與年底完成,由于私人資本投資公司的參與,收購形式可能為“杠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這種收購戰(zhàn)略曾于80年代風行美國,是指收購者用自己很少的本錢為基礎,然后從投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籌集、借貸大量、足夠的資金進行收購活動,收購后公司的收入(包括拍賣資產(chǎn)的營業(yè)利益)剛好支付因收購而產(chǎn)生的高比例負債,這樣能達到以很少的資金賺取高額利潤的目的。
  很多海外公司認為,在中國施行杠桿收購困難重重,因為收購方一般很難獲得被購公司的管理控制權,而沒有控制權就無法從銀行申請貸款作為收購資金。不過,杠桿收購在中國也偶有成功案例,上個月,美國私人資本運營公司華平創(chuàng)投與其中方合作伙伴以1.81億美元獲得山東中軒股份有限公司98%的股權,后者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黃原膠生產(chǎn)商。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