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2025,光纖在線訊,盡管本屆OFC上并沒有看到太多3.2Tbps光模塊的展示,但是1.6Tbps光模塊的展示已經很多。圍繞800Gbps以上速率光模塊的技術選擇,相干,IM-DD之間,或者要不要DSP的爭論是多場技術討論環(huán)節(jié)的主題。SC203短課程,“400,800Gbps and beyo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Design and Design Trade-offs”,授課人是NEC Labs的Ezra Ip和蘇州奇點光子的謝崇進博士。這篇文章試圖結合SC203的講義聊聊OFC上這個熱點話題。
我們先從接近香濃極限的辦法說起。辦法一是星座整形技術,對QAM信號星座點的分布重新設計,達到提高信道容量的目的。保持星座點位置不變,改變部分星座點出現的概率,使其非均勻分布,稱之為概率整形(PS)。或使部分星座點間距不等,而保持星座點出現的概率不變,這種稱為幾何整形(GS)。雖然實現手段不同,但本質上這兩種整形方法都是讓發(fā)送信號的幅度去逼近高斯分布,實現頻譜效率,傳輸距離,傳輸性能方面的提升。辦法二是前向誤碼糾錯FEC,包括硬判決FEC和軟判決FEC,其根本都是逼近實現香濃極限所需要的無限長編碼。相比軟判決FEC,硬判決FEC解碼簡單,無需ADC,但是性能不夠好。
在高速光通信系統中還有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就是非線性。SC203課程提到了幾種非線性的模型,高斯噪聲GN, 增強的GN(EGN)等。這些模型越復雜,準確性也越高,需要在復雜性和準確性之間進行均衡。
總的來說,高速光通信系統的傳輸速率是由星座設計,波特率,編碼速率,單載波還是多載波,整形因子等綜合影響的。每種辦法都有好有壞。以擴大星座點數為例,好的一面是降低對DSP的需求,不好的則是所需的SNR隨頻譜效率指數上升。再看提高波特率,好處是減少光器件的需求,缺點則是受到光器件自身帶寬的限制。至于提高載波數,好處很直接,壞處則是會讓器件數量大幅度上升,這方面多芯光纖的引入可能無法避免。
AI做圖
算法之外,器件本身的性能還是根本。如今最高水平的器件帶寬是I/Q調制器大于50GHz(華為的PDP環(huán)節(jié)發(fā)布了110GHz帶寬,540Gbps的EML),驅動放大器70GHz,DAC 50GHz,平衡PD 100GHz,ADC 60GHz。光電器件帶寬和ADC/DAC器件帶寬的差距帶來各種時域和頻域的復用技術。當前最前沿的單通道傳輸能力達到了2Tbps,其背后是星座,波特率,FEC等的綜合考慮。
今年的OFC上,輕相干Coherence-Lite的概念很流行。SC203給出的定義是:使用大星座降低每比特DSP,發(fā)送端DSP使用更短的濾波器進行頻譜整形或者失真補償,CD補償使用更少的抽頭,采用低開銷非重復的HD-FEC編碼,降低解碼復雜性?;蛟S這個概念的提出對初創(chuàng)的DSP企業(yè)更有吸引力。今年以來,我們已經聽到多家國產DSP公司的進展情況。明后年,也許這個領域有新一輪的競爭。
當前光模塊最大市場還是數據中心(AI集群)內部,傳輸距離在2公里以內。這部分雖然能被輕相干覬覦一部分市場,但主力還會是IM-DD的方式。在PAM4之外,PAM8, SSB(Single side band),DMT(discrete multi-tone)還有Kramer-Kronigs Receiver 都是新的調制方式。
相比于之前的光通信系統,高速光通信系統的實現引入了太多新技術。未來圍繞這些領域的競爭勢必對光通信業(yè)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還得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