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15,在光器件行業(yè)仍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需要依靠大量使用勞動力,因此對于操作員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期LEO老師的文章就圍繞操作員管理的問題,操作員的流失率、嚴紀律、低工資是不是你的企業(yè)經常面臨的問題?你又是如何權衡的?聽聽LEO老師怎么說。
    關于操作員管理,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光通訊行業(yè)幾乎所有公司的頭疼問題。這里我不敢妄言有好的解決方案,我就從我經歷過的幾個正面和反面的管理上的故事說說我的認識。
    認識之一:操作員流失率是超級重要。 我很早就觀察到有一個可以快速評定光器件公司經營好壞的指標,那就是操作員流失率。操作員流失率低,財務指標必定好,反之亦然。像光聯(lián)、Finisar這些財務狀況比較好、毛利率比較高的公司,操作員流失率也是全行業(yè)最低的。 所以當我想知道某個公司的財務運營狀況時,我第一個問的問題就是操作員流失率,這樣就不用問財務上的敏感數字了。(哈哈)。 原因很簡單:操作員是公司成本的重要因素,操作員流失率高的公司鐵定做不好產品。 不是所有的光器件公司老板都能認識到這點的,相對來說,外資企業(yè)比較重視流失率,而中資就不那么重視。這可能是由于外資企業(yè)的管理理念就是員工必須穩(wěn)定,而中資企業(yè)這種想法比較少,所以對高流失率也見怪不怪了。
    某一個重要指標決定公司的整體面貌的情況很多,比如航空公司,安全記錄最好的航空公司往往也是利潤最好的航空公司,像美國的Delta和Southwest,那都是全球數一數二安全的航空公司,也是最賺錢的航空公司。我曾經負責過公司的安全生產,真切體會到做安全不容易,能把安全做得好,說明公司的執(zhí)行力好、管理好,利潤好也不奇怪。對光器件公司而言,能把產品質量(包括合格率和退貨率)做得好,財務狀態(tài)也是最好的,而流失率在產品質量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流失率基本上是和質量水平成線性的反比,所以流失率也成了足以反映公司狀況的重要指標。
    認識之二: 光通訊行業(yè)的流失率還需要細分,重點在熟練員工流失率,而不在我們通常統(tǒng)計的全員流失率。有個例子,很多公司都有純顯微鏡崗位,員工每天8小時都在顯微鏡下操作,我也曾經在這種崗位工作過數周,深知其辛苦,可能算是全公司最辛苦的崗位了,通常這種部門如果沒有特別高的工資流失率是最高的,因此當我見到一個大量使用顯微鏡的部門年度流失率高達200%時,我并不奇怪,但我奇怪的是,按理說這種純手工部門,流失率那么高的話業(yè)績肯定不會好,可是他們的質量水平、員工效率都很好,讓我很疑惑,仔細調查下來才發(fā)現一個月以上工齡的員工流失率并不高,遠低于全公司的平均水平。原來,這崗位很特別,上來的人不適應的馬上就走了,所以流失率很高,但如果措施好管理好,適應下來的人習慣了反而會留下來, 這里面除了公司層面的原因外,現場主管的管理能力是重要因素。 上面說的是好例子,一個壞例子是我在一家小公司的時候,有一年年化流失率80%,而且全是老員工,翻了年稍微有點訂單就做不出來,因為沒有熟練員工也就沒有產能,更別提質量了。 
    認識三: 嚴紀律、低工資、低流失率三者不可兼得論。很多公司的領導層對生產的要求都是嚴格的紀律,低的流失率,再加上低工資,三者都想得。可是,我認識到這三者只能同時獲得兩者,不能三者兼得。 原因細細想想就比較好理解:如果紀律太嚴,工資還低,崗位沒有吸引力,在現在國內那么多90后員工的情況下,馬上大批員工離職,流失率升高,還導致產能降低。新人還要培訓,故員工效率也會跟隨著降低,管理不好的話,品質也會降低。 如果要員工流失率低,還要紀律嚴格,那必須是非常高工資,才能吸引他們留下來。 如果開不出非常高的工資,要想有低的流失率,那只能管理寬松些人性些。正因為三者不可兼得,所以當你專注于壓低其中兩個的時候,必定有另外一個冒出來,類似個蹺蹺板。公司運營中有很多蹺蹺板型的關聯(lián)指標,是你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打破其關聯(lián)性的,比如合格率低一定庫存高,合格率低必然不夠穩(wěn)定,流失率高必定質量差,某產品產線合格率低其退貨率一定高?床坏、理解不了這些蹺蹺板是現在很多高管的毛病,這其實是現代版的掩耳盜鈴。于是,我們常常看到的現象是:這幾天紀律不好了,就要求嚴抓紀律,等過幾天流失率高了,又要求重視降低流失率,降低流失率最直接的辦法就加工資或者增加加班,這樣員工的收入增加了,然后再過幾天發(fā)工資的時候看到工資總額高了,又讓手下人嚴格控制加班,然后員工拿到手的工資低了,流失率又增加了,只好放松紀律,紀律松一段時間了,又感覺不對,再抓紀律,然后進入第二次循環(huán),整個就沒有停過,循環(huán)幾年,運營團隊就被折騰得差不多了。
    三者既然不可兼得,那應該取哪個?這沒有標準答案,各個公司在各個不同時期取舍是不一樣的,各個公司管理層要自己掂量,只要不要想著三者都要就行。我把這三者不可兼得的道理寫出來,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醒大家對這些關聯(lián)指標不能只看一頭,要有點系統(tǒng)性思考。
    再補充一下,還有些指標是貌似關聯(lián)實為假關聯(lián)或者弱關聯(lián)的,比如,質量好成本一定高(?), 研發(fā)做得充足就必定慢(?),來料質量好就一定貴(?),交貨快必定庫存高(?)等等。搞得清楚哪些是關聯(lián)指標、哪些是無法打破的關聯(lián)指標、哪些是假的或者弱的關聯(lián)指標是一個領導的真正本事。 另外,那些假關聯(lián)和弱關聯(lián)的指標,要破解他們,靠原有的思維是不行的,因為很多人都已經習慣這些理由了,要讓他們自己改變是很困難的,這個時候,需要新人和新思維新想法,例如,精益生產,6西格瑪等都是不錯的方式,推薦一下。
近期LEO老師的系列課程有:
光器件行業(yè)研發(fā)項目管理、
光通訊行業(yè)需求波動應對方略、
光無源器件工程師核心技能、
光無源器件行業(yè)質量管理方案。
歡迎聯(lián)系我們咨詢報名:0755-26090113,82943096,027-87774793  
聯(lián)系人:鄧小姐,唐小姐  左小姐(武漢)  
關于作者 
    本專欄作者Leo Ye 1996年進入光通訊行業(yè),先后在光器件龍頭企業(yè)JDSU(加拿大和美國), Oplink,Finisar,光庫,索爾思(Source)等公司工作過,擔任過生產工程師,生產經理,研發(fā)經理,物流總監(jiān),廠務總監(jiān),運營總監(jiān),運營副總,研發(fā)總監(jiān)和精益改造(Lean)小組組長等等。管理過所在公司的運營、研發(fā)、采購、進出口、倉庫、設備、廠務、IT、人事行政和培訓等業(yè)務,曾經主持研發(fā)了JDSU新一代全膠光環(huán)形器,組織實施了Oplink的ISO14001,組織了索爾思的精益改造等等。 Leo老師在中美加三國多個學校學習過,有三項中國專利,五項美國專利,他經歷過光通訊的泡沫和起伏,做過多個崗位,對光器件行業(yè)有著深刻的認識,我們這里專門開辟專欄,刊載他的系列短文,以饗讀者,讀者如果有問題,可以和我們編輯聯(lián)系,郵件:info@c-fol.net, Leo Ye的聯(lián)系方式是: dp536@yahoo.com。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